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聯絡人:呂翊嘉
  • 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

壹、報名與競賽相關資訊

一、參賽資格

/001/Upload/591/relpic/13870/964/aa98101e-dfe4-48fc-a5a3-6b5dcf30daa1.jpg

二、競賽主題

  1. 以跨領域協作為途徑,應用科技工具或數位工具探索環境、社會、經濟、文化等相關的社會關懷問題或永續發展議題,發想具體可實踐之提案 。
  2. 本競賽所指稱的永續發展,其內涵及定義相近於聯合國所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引導參賽提案符合本競賽之精神及目的,參賽團隊須於報名階段說明提案對應的永續發展目標項目,其相關資訊參閱【附錄一】。

三、競賽流程

/001/Upload/591/relpic/13870/964/ceb3b7f6-0e88-47b9-846a-b4665617946f.jpg

四、競賽重要時程

/001/Upload/591/relpic/13870/964/de338155-00c6-4b8d-ba96-ccf65f374bc1.jpg

競賽線上說明會、初賽培力工作坊與「設計思考 × 永續專題」線上講座活動資訊:

(一)報名方式:說明會及初賽培力系列活動一律採網路報名,報名資訊及交件請洽競賽網站(https://proj.moe.edu.tw/sihs)。

(二)競賽線上說明會辦理日期:114年9月5日(五)。

(三)初賽培力工作坊

  1. 北部場辦理日期:114年9月21日(日)。地點:大同大學經營大樓102教室。
  2. 中部場辦理日期:114年10月19日(日)。地點:東海大學第二校區產學大樓2F想創空間。
  3. 工作坊內容:以設計思考的方法界定問題、形成問題意識,及其相關的表單工具。

(四)設計思考 × 永續專題線上講座

  1. 第一場次:114年10月03日(五)中午12:00-13:00。
  2. 第二場次:114年10月17日(五)中午12:00-13:00。
  3. 第三場次:114年10月31日(五)中午12:00-13:00。
  4. 講座內容:講座內容聚焦於SDGs,透過實務案例與方法介紹,引導參與者培養創新思維,並學習設計思考的策略與應用技巧。

初賽報名與交件:

(一)報名期間:114年10月15日(三)起至12月1日(一)下午5:00止,逾期者恕不受理。

(二)報名方式:一律採網路報名,申請資料應完備,資料不齊全者,恕不受理。報名資訊及交件請本官網-最新資訊。

(三)報名須繳交資料:

  1. 團隊報名表:請詳列團隊成員及其基本資料,並依報名表中所列之電子信箱完成註冊,日後聯繫及取得獎金者之發放將以確實完成之報名名單為依據。(附件1)
  2. 參賽同意書:參賽團隊需提供參賽同意書,確認同意全程參加競賽與展示,並同意主辦單位對作品內容進行刊登、展示及推廣之用。參賽同意書須以電腦繕打完成後印出簽名,並掃描成pdf檔。網路報名時須同時上傳word檔與pdf檔至報名網站。(附件2)
  3. 個人資料蒐集處理使用同意書:參賽團隊須簽署個人資料蒐集處理使用同意書,以確認同意主辦單位使用您提供的個人資料。(附件3)
  4. 學生證正反面影本:參賽團隊須提供各成員學生證正反面影本,以確認參賽資格。若學生證背面未蓋有當學期註冊章,請補蓋註冊章,或另行提供其他有效在學證明文件。(附件3-1)

(四)初賽交件

  1. 初賽作品交件期間:114年11月4日(二)起至12月5日(五)下午5:00止,逾期者取消報名資格。
  2. 初賽繳交文件:提案構想書,依據主辦單位提供之格式撰寫提案,格式及撰寫項目詳參見【附錄二】。
  3. 團隊成員(指導老師及學生)在報名和交件期間均可自行在競賽網站修改報名資訊及調整團隊陣容,但團隊成員的異動不得使團隊人數低於參賽資格規定之人數。報名截止後,競賽網站將關閉修改權限,屆時將無法再進行任何異動。

決賽入圍名單公布、初賽審查意見提供:

(一)入圍名單公布日期:115年1月9日(五)前。

(二)主辦單位將於入圍名單公布的同時,提供初賽審查意見供參賽隊伍參考,入圍團隊須撰寫審查意見回復,依據審查意見調整原提案構想書,並反映於提案企劃書中,此項目將列入決賽審查項目。

(三)如有使用生成式AI應予適當揭露,以符合學術倫理。

(四)如有其他競賽參賽作品迭代者,應予適當揭露,於企劃書中明確說明此次作品與前次之區別,並強調本次參賽作品迭代之創新部分。

(五)入圍團隊提案名稱修改:入圍團隊如有修改提案名稱之需求,須於決賽交件截止日前提出申請,逾期不予受理。申請時須填寫「入圍團隊提案名稱更正程序表」,詳細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請參閱【附錄五】。

入圍團隊系列培力活動:

(一)專業培力工作坊

  1. 北部場辦理日期:115年2月1日(日)下午1:30至4:30。地點:大同大學,詳細場地將另行公告。
  2. 中部場辦理日期:115年2月8日(日)下午1:30至4:30。地點:東海大學,詳細場地將另行公告。
  3. 培力課程主題:工作坊將依分區辦理,介紹設計思考的發想方法、設計解方、打造構想原型(prototype)及驗證,及其相關的表單工具。藉此協助入圍團隊進一步將自己的提案發展成可具體實施的行動方案,或優化已經實際運作的提案,使其更具備效率、更符合社會需求。
  4. 入圍團隊需全程參與專業培力工作坊,並於培力階段完成後方具備進入決賽的資格。若團隊成員因故無法出席,應向主辦單位請假並說明原因;每場次到場人數須達團隊半數以上,以確保學習與成果品質,未達出席門檻者將喪失決賽資格。

(二)提案諮詢

  1. 提案諮詢區分為「線上提案諮詢」與「實體提案諮詢」,入圍團隊可依需求自由選擇參與。
  2. 線上提案諮詢:召集具設計思考專長的諮詢委員團隊,開放入圍團隊依據提案議題、性質及作品,自行選擇諮詢委員進行線上諮詢。諮詢時段安排於115年3月期間,並由主辦單位協助媒合及安排,雙方約定時間後進行線上會議。諮詢內容將全程錄影存檔,供團隊日後參考與檢討。
  3. 實體提案諮詢:邀請設計思考方法論之諮詢委員,辦理實體提案諮詢,作為決賽前之最終提案指導。諮詢時間預計於115年4月擇期舉辦,將分別設置北部場及中部場,供入圍團隊依自身時程與需求自由選擇參加。

(三) 線上主題講座

  1. 講座主題涵蓋「永續發展」、「口語表達」及「簡報技巧」三大面向。講座邀請具專業實務與學術背景之專家學者擔任講師,協助團隊於決賽前深化提案內容與簡報能力。
  2. 為鼓勵入圍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各領域主題講座,建議每位團隊成員至少參加三大主題講座各一場,以提升提案品質與簡報能力。
  3. 講座預計於115年3月至4月期間舉行,安排於週五中午12:00至下午1:00,以線上方式辦理,並同步開放一般師生參與,以擴大學習效益。

決賽交件與決賽審查:

(一)決賽作品繳交期間:115年5月11日(一)至115年5月15日(五)下午5:00止。

(二)交件方式:請於交件期間依指定格式,詳【附錄三】,將文件上傳至指定網站,操作方式請參閱網站說明。

(三)決賽審查:

  1. 含書面審查及簡報審查兩階段,簡報審查以實體會議進行並採委員互動詢答為原則。
  2. 書面審查時程:115年5月19日(二)至5月31日(日)。
  3. 簡報審查時程:115年6月13日(六)上午。地點:政大公企中心,詳細場地將另行公告。

決賽結果公布、成果交流暨頒獎典禮:

(一)決賽結果將於成果交流暨頒獎典禮當日下午公布。

(二)成果交流暨頒獎典禮辦理時程:115年6月13日(六)下午。 地點:政大公企中心,詳細場地將另行公告。

(三)決賽簡報審查與成果交流暨頒獎典禮將於同一天舉行。上午辦理實體簡報審查;中午進行提案海報成果交流,並舉行海報人氣獎票選,促進各團隊間的交流與互動;下午舉行頒獎典禮,現場公布各組獲獎隊伍,頒發優選、佳作獎狀。

(四)提案海報成果交流與頒獎典禮同步開放一般師生參與,藉由現場經驗分享與成果展示,擴大優秀案例的擴散與複製,提升競賽能見度,為後續推廣與宣傳奠定良好基礎。

貳、競賽評選原則

/001/Upload/591/relpic/13870/964/3dff8b28-5cc8-47a9-b7de-cd082aea4ffb.jpg

/001/Upload/591/relpic/13870/964/04c40ee8-5d42-4700-b314-71b7dad53d0c.jpg

/001/Upload/591/relpic/13870/964/eb86ddba-66ef-4d1b-8e6a-adf63e507a0a.jpg

/001/Upload/591/relpic/13870/964/ec3a3dc5-1a8a-4016-b187-2d937f77c83c.jpg

参、團隊指導老師指導及學生團隊獎勵

/001/Upload/591/relpic/13870/964/17fa1f65-71d3-4a0a-8eb1-31d14ddd7a39.jpg

/001/Upload/591/relpic/13870/964/22bc9bf8-d3df-4525-a3aa-e4c6f227bc2d.jpg

/001/Upload/591/relpic/13870/964/a4b7f940-e48d-4d2e-b93c-7a342fb0ae51.jpg

肆、提案補助與獎金領取

一、入圍團隊提案補助:決賽交件時,須由團隊填寫「提案補助分配同意書」(附件6),經全體成員簽章同意,並檢附個人「提案補助匯款基本資料表」(附件7),繳交主辦單位辦理後,始得撥付,款項將依分配內容匯入學生個人帳戶。所得獎金相關稅務事宜,依我國稅法相關規定辦理。

二、得獎團隊獎金:得獎團隊須填寫「獎金分配同意書」(附件8),經全體成員簽章,送交主辦單位後辦理匯款作業,獎金將匯入各獲獎學生帳戶。所得獎金相關稅務事宜,依我國稅法相關規定辦理。

伍、其他注意事項

一、為確保競賽之公正、公平,所有評審委員均須簽署利益迴避及保密聲明書並遵循規範善盡保密責任。

二、參賽者應確實遵守學術倫理及法律規範,創作過程或產出如有參考或引用自身及他人作品者,參賽者應註明其來源出處及原作者姓名,或取得著作財產權人之授權。涉及他人智慧財產權者,參賽者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違反規定者,該作品取消參賽資格。

三、參加作品應為原創,不得抄襲。作品如已參加過前期競賽或其他競賽,應主動誠實揭露,並說明本次競賽所提交之作品與之前作品之間的差異性。若未誠實揭露,經檢舉或由主辦單位主動查證屬實,將取消參賽資格。獲獎團隊則將追回獎金、獎項及獎狀。

四、參賽者皆應簽署參賽同意書及個人資料蒐集處理使用同意書,並遵守本須知之各項規定。 

五、參賽作品(作品簡介或作品影片)之智慧財產權權益,歸屬參賽團隊或成員個人所有。惟參賽者(若為未成年人須得法定代理人同意)須同意無償授權主辦單位,用於推廣及計畫結案之目的,以不限區域及非營利之方式使用其參賽產品,包括不限於拍攝,或請主辦團隊提供相關照片及動態影像以紀錄相關活動,並使用、編輯、印刷、展示、宣傳、報導、出版或公開其參賽成果、個人肖像、姓名及聲音等。如未涉及著作人格之誣衊,參賽者不得對主辦單位行使著作人格權。

六、獲獎之競賽作品如涉及智慧財產權或其他權利之侵害、糾紛與訴訟,經法院判決屬實者,獲獎資格與獎勵將予追回,全體著作權人並應負相關法律責任,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七、參賽同意書之內容將作為將來展示看板、參展手冊、證書內容依據,務必仔細填寫。

八、參賽作品如遇任何爭議,主辦單位保有最終決定權及解釋權。

九、主辦單位基於特殊情況或理由,得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