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資訊
相關介紹
五孔洞 jikarahem,意思是很深的洞穴。五孔洞位於蘭嶼的北邊,在坦克岩和玉女岩之間。五孔洞是五個地盤快速上升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影響而形成的巨大海蝕洞,岩壁上珊瑚化石清晰可見,清楚見證海岸升起的痕跡和過程,是一座典型的海蝕洞,也是蘭嶼名勝之一。五個洞口緊鄰形成,每個洞口當地人均賦予不同的名稱,過去是雅美/達悟族人所忌諱的地方。 五孔洞為集塊岩或凝灰質集塊岩所構成,凝灰質集塊岩之塊礫為黑色不規則狀玄武岩或玄武岩質輝石安山岩,其粒徑大小由數公分至數公尺不等,普遍有不規則之氣孔,氣孔多者類似火山渣或為基性浮岩之狀。 達悟族人(雅美族人)將五孔洞每個洞口都賦予不同的名稱,並視為忌諱的地方,稱為「惡靈之窩」,為婦女孩童不宜久留的禁地。第一個洞為vaRai no volai,意思是是蛇窩,第二個洞是族人休息的地方,第三洞為「相撲洞」,源自傳說中朗島部落與椰油部落若有衝突時會在此角力相撲分勝負,第四個不知名,第五個則稱之為Pangsangsadan,意思為杵小米之地,傳說附近村莊的老人常在此洞打小米,但這裡也被稱為「惡靈之窩」,婦女孩童不宜久留。 如今五孔洞轉變為蘭嶼的著名景點之一,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前來朝聖大自然的傑作。海蝕洞中較為陰涼,甚至還會不時地被從岩洞上頭掉下來的小水滴弄濕身體,是個環繞蘭嶼時的避暑好去處,海風吹來,暑意全消。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