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聯絡人:胡郁芬
  • 資料來源:教育部
  • 聯絡資訊:02-77129105

五、計畫架構(含高齡科技產業)

計畫架構圖計畫架構圖

教學推動中心    

    依擇定之重點領域規劃成立教學推動中心,負責該領域夥伴學校之整合及分工協調,以及規劃開授數位科技跨領域課程及專業領域核心課程,同時兼具夥伴學校功能及任務, 於校內外推動跨數位科技領域及專業領域課程之教學。教學推動中心主要任務包括(但不侷限)下列各項:

(1) 規劃教學夥伴學校聯盟:推動教學合作聯盟,依各校特色 整合課程,並推動跨校選課及教學資源共享機制等,以充分運用各校教學資源。

(2)  協助推動產產學策略聯盟:規劃數位產業與智慧健康產業、數位產業與多元農業之產產學橫向聯繫,加強產學合作之交流,建構具特色之產產學合作資源平台、及推動跨領域產業界實習課程之整合規劃等。

(3) 規劃跨領域高階課程:規劃與產業發展相關之跨領域課程,以培育高階智慧健康產業或多元農業人才。每年應至少開設2門跨數位科技領域高階課程、2門高齡科技跨域課程。開設之遠距教學或數位(線上)課程除提供夥伴學校學員學習外,得彈性支援其他推動中心及其夥伴學校。數位科技產業技術包含物聯網、人工智慧、AR/VR高階影像、 5G高速通訊、雲端運算、區塊鏈、資訊安全等。

(4) 規劃開授專業領域課程:教學推動中心兼具夥伴學校任務, 須開設專業課程並規劃國際行銷、法規、及跨領域創業相關課程模組等,提供夥伴學校跨校選課。

(5) 配合六大領域規劃高齡產業發展重點:

     a.精準醫學領域:鏈結健康大數據智能應用以提升高齡照護的精準度與服務效能。

     b.智慧醫材領域:加強智慧裝置與健康管理之開發與應用, 落實普惠科技之運用。

     c.健康福祉領域:加強行動健康與照護體系相關人才之養成,帶動健康福祉產業發展。

    d.食品創新領域:聚焦精準營養及健康促進以配合高齡市場需求,拓展創新創業機會。

     e.精準農業領域:強調農林漁牧產業智能化創新領域,協助農業數位升級與轉型。

     f.多元健康領域:導入健康療癒環境創新產業,以精緻服務提高高齡者生活品質。

(6) 開設健康產業需求之相關課程:申請單位應發展學校重點特色,主動與法人、園區與相關產業、機構、各部會或地方政府等相關單位合作,建構學校與產業界人才培育之合作鏈結,並全力協助夥伴學校建立與法人、園區或地方政府合作之機制及規劃各校特色課程。針對高齡科技產業培育部分得納入各部會相關證照考試,如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系統(iPAS)內容,鼓勵學校與相關法人單位合作, 於課程設計搭配相關訓練,以引導學生考取證照順利就業。

(7) 編撰前瞻性平面及多媒體教材:整合跨領域教學資源並 推動電子化及網路化,以強化智慧健康產業及多元農業相關產業教學資源之累積與擴散;各推動中心得跨領域共同規劃專書教材1冊,並配合高齡科技之運用規劃平面或數位多媒體教材至少1組。

(8) 建立成果共享機制:協助輔導各參與計畫學校創新創業團隊之培訓與活動競賽,善用資訊交流平台、推廣產業議題、發佈工作坊訊息、活動報導,共享課表、教材等,有效累積並擴散教學發展資源。

(9) 建立國際合作鏈結平台:鏈結校方資源與跨國企業合作, 協助最具產業競爭力之生技創業團隊參與國際性展示觀 摩活動,以增加學員跨國實習與就業機會。共同培訓具國際競爭力與移動力之人才,進而擴散國際鏈結,協助培訓夥伴學校人才。

(10) 配合計畫辦公室辦理夥伴學校年度計畫申請與審查:彙整該專業領域教學計畫,辦理年度夥伴計畫初審,於規定時程內統整申請計畫書及初審報告表等相關資料,送交計畫辦公室彙整。

(11) 配合計畫辦公室辦理計畫成果評估與成果交流:辦理各專業領域之執行績效檢討及彙整年度計畫執行成果。於規定時間內將年度計畫成果摘要、績效檢討表及次年度計畫執行摘要等相關資料,繳交計畫辦公室。

(12) 配合計畫辦公室之各項行政及其他交辦事項。

夥伴學校

    夥伴學校負責規劃開授專業領域跨領域課程,加強大學部學生及研究生之智慧健康產業或多元農業相關產業之專業跨領域知識及實作能力,以銜接產業需求。其功能、任務及應配合事項分述如下:

(1) 課程規劃應以符合產業需求與發展學校特色之專業及跨數位科技領域課程為主,並輔以產業發展相關課程。

(2) 開授課程應具先導性、前瞻性及智慧健康產業或多元農業相關特色並與本計畫直接相關,每年補助開設講授課程4(鼓勵彈性規劃高齡科技產業需求課程1-2)、實作課程1門及產業實習課程1門或創業團隊培訓課程1(鼓勵含高 齡科技產業課程) ,校內一般課程及基礎課程不列入補助。

(3) 課程規劃以培養學生創新、解決問題、溝通、跨領域與團隊合作等核心能力為目標。強調校內創新創業機制、區域及國際連結,整合規劃智慧健康產業或多元農業基礎及進階課程。需組成教學團隊負責開授基礎及進階課程,以培育跨數位科技領域創新創業人才。課程授課方式可配合實務演練課程之規劃,採取較密集或較彈性之做法。

(4) 夥伴學校得延續前期創新創業計畫經驗,透過跨校合作、協同生技產業、民間團體、學界有經驗的技轉、育成、產學營運中心人員組成人才培訓輔導團。創業團隊學員招募亦可參照前期創新創業計畫之規劃詳見附件。

(5) 產業實習課程應規劃至產業界、法人或園區等單位實習;產業見習部分則可由授課教師領隊參加國內外相關展會,學習產業最新發展與觀摩可能就業機會。各產業實習或見習課程可彈性規劃以微學分方式開設。

(6) 建立產業實質參與規劃、教學及實習等人才培育機制,鼓勵邀請具國際產業發展經驗之業師共同參與。強化各校系所發展獨有特色,鼓勵各校系所運用自有設備、資源及人力積極與產業界相互交流合作。

(7) 發展學校自我特色及定位,配合現有資源及智慧健康產業或多元農業之區域資源,重視地方特色與社區需求,鼓勵依據產業人力需求類別,定位出學校可發展之課程。

(8) 針對產業需求開設相關課程,依學校重點特色,主動與法人、園區與相關產業、地方政府或各部會相關單位合作,建構學校與產業界人才培育之鏈結。

(9) 配合教學推動中心推廣遠距視訊教學,充分配合領域推動中心規劃之數位科技領域高階課程,採取遠距教學或數位(線上)課程供學員學習。

(10) 配合教學推動中心協助具產業競爭力之生技創業團隊參與國際性展示觀摩活動,促進接軌國際,以提升國際競爭力。

(11) 各計畫規劃國際合作之人才培育工作項目務必經由校方同意,並爭取校方配套資源。

(12) 各類課程開授之優先順序及課程內容,應配合學生之學習與能力,注重健康產業或多元農業知識及實作與實務能力之加強。

(13) 辦理其他促進國內智慧健康產業及多元農業相關活動,包括:產業重點領域科技與應用教學相關之配套產學講座及研討會活動。

(14) 宜規劃具最新數位科技或高齡產業需求之培訓課程或講習會,鼓勵教師、醫師與臨床工作者、產業主管等人員參與,提供在職者加值培訓機會。

(15) 計畫書應具體載明如何有效利用校內資源與校內合作模式。

(16) 學校需協助辦理修習本計畫課程的學生畢業流向追蹤調查及人才資料庫之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