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技術課程模組系列】
模組系列一:低軌衛星通訊系統
模組A:衛星通訊系統簡介 (初級)
-衛星系統概論與低軌衛星通訊酬載簡介
-低軌衛星地面站系統架構
-低軌衛星系統與地面通訊網路之整合與基礎應用
模組B:衛星通訊標準介紹 (中級)
-衛星數位廣播通訊訊框架構介紹標準簡介
-衛星通訊訊號處理流程說明
-衛星通訊訊號同步演算法介紹
-衛星數位廣播通訊訊號處理實作
模組C:低軌衛星位置估測與天線波束追蹤 (高級)
-低軌衛星運行軌道簡介
-低軌衛星運行方位估測
-地面站姿態估測與控制
-地面站陣列天線波束合成
模組系列發展主持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太空所所長_林信標教授
教學目標:
本「低軌衛星通訊系統」模組系列包含低、中、高級三個教材內容,分別為「衛星通訊系統簡介」、「衛星通訊標準介紹」、與「低軌衛星位置估測與天線波束追蹤」,介紹基本的衛星通訊系統概念,與實務的衛星通訊標準,更包括進階的衛星運行軌道與天線追蹤技術。除了講師授課內容之外,本模組系列也設計實習教材,引導同學使用Matlab工具軟體進行衛星通訊模擬實驗,同時也學習使用嵌入式系統進行衛星通訊功能實作。
模組系列二:非地面網路射頻與實體層系統技術
模組A:衛星通訊系統簡介(初級),採用模組系列一「低軌衛星通訊系統」模組A內容
模組B:低軌道衛星地面站系統架構(中級)
模組C:低軌道衛星天線需求與電磁傳播特性(中級)
模組D:低軌道衛星射頻前端模組設計(高級)
模組系列發展主持人: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_黃建彰教授
教學目標:
規劃「衛星通訊系統簡介(初級)」、「低軌道衛星地面站系統架構(中級)」、「低軌道衛星天線需求與電磁傳播特性(中級)」與「低軌道衛星射頻前端模組設計(高級)」等四門課程模組,循序漸進導引學生由傳統行動通訊進入到低軌衛星通訊的領域。
模組系列三:低軌衛星通訊網路
模組A:衛星通訊系統簡介(初級),採用模組系列一「低軌衛星通訊系統」模組A內容
模組B:低軌衛星通訊架構(中級)
模組C:低軌衛星MAC層傳輸機制(高級)
模組系列發展主持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系_黃琴雅教授
教學目標:
介紹低軌衛星通訊網路現有之通訊網路架構與傳輸方式,並著重在MAC layer相關機制介紹,讓同學從中學習低軌衛星通訊網路如何與地面站、手機互動,滿足各式相關服務需求。
【PBL跨層次系統整合平台】
平台一:低軌道衛星射頻前端模組數位傳輸實作平台
平台主持人: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_鄧俊宏教授
平台二:應用於低軌衛星之網路系統平台
平台主持人: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系_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系_陳俊良教授
【前瞻技術數位化微課程】
微課程一:太空產業之未來發展
微課程規劃主持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太空所所長_林信標教授
微課程講師1:李佩君教授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微課程講師2:邱宗文總經理 (川升科技)
微課程講師3:翁濂松執行長特助 (佳士達科技)
微課程二:低軌衛星物聯網
微課程規劃主持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系_黃琴雅教授
微課程講師1:陳逸民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通訊系)
微課程講師2:任芳慶技術經理 (工研院新興無線應用技術組資通所)
微課程講師3:連紹宇副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微課程講師4:許晉源組長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安科技研究所)
微課程三:整合感測與通訊之發展趨勢與應用
微課程規劃主持人: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_黃建彰教授
微課程講師1:
微課程講師2:
微課程講師3:
微課程四:可重構智慧表面與6G通訊技術
微課程規劃主持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系_廖文照教授
微課程講師1:
微課程講師2:
微課程講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