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狀階梯教室上,層層並排坐著來自全臺十一所大學的HFCC夥伴,
無論熟面孔、新面孔皆齊聚於天氣晴朗的東海大學,為第二年計畫拉起序幕!
跨域實戰:Top down & Bottom up!
活動一開始,邀請到計畫主持人及協同主持人闡述HFCC核心精神及第一年跨界實戰經驗反思。「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是教育部科技計畫,為因應國家推動科技技術、提升人文內涵而孕育,規劃出實驗性、先導性的人才培育路徑,累積成果後導引至學校以創新發展。因此,在第一年的執行過程中,不乏遇到許多挑戰與挫折,卻也逐漸鬆動大學固有體制、在師生、課程、場域進行交叉與串流影響,藉由各校的嘗試與實踐,開創新的教學路徑與行政機制,因應實務操作而產生有機的變化,各自積累出屬於各校的know how,讓人社領域多元發展!
計畫課程分為三層級,分別為覺察、提案、專案,期望修課學生能藉由教師共時合授、引入業師帶領實作嘗試,一方面積累之跨學科知識,並學習覺察問題意識之後,共組團隊提出嘗試方案以解決真實社會問題。在這其中,執行學校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師生對於這樣新型態課程掌握度不高、又因具有高度不確定性,非常考驗老師對於課程的彈性調整與學生即時回應反饋課程機制建立。計畫協同主持人陳政宏老師指出,以第一年計畫執行成敗而言,課程與場域緊密連結、順序架構完整度高者,對於課程師生來說,較容易因為有先導知識與經驗,而彰顯跨域及進入場域的成效。跨域結合的面向,又可以分為校內跨院系、校外結合場域或產業,有著創新嘗試。相反地,若是課程未符合計畫精神,則很有可能無法讓學生在課程當中獲得知識結合實作的用意,淪為形式主義。
此外,場域的建置與串連,亦是本計畫的重要精神。藉由教學空間的轉換,讓師生接受多元刺激,藉此改變教學法,也走出校園,與真實社會接軌。計畫協同主持人林蕙玟老師將實作模擬場域分成三大類,分別為「打造具轉換彈性的教室空間」、「改造校園閒置或老舊空間」、「租借用校內外現有空間」等等,以利跨域課程進行與計畫精神推廣。蕙玟老師也提供國外案例作為參考,像是以日本丸屋花園為例,鹿兒島的丸屋百貨在2009年面臨經營危機,社長決定將百貨公司重整為樓高十層,每層樓都有獨立主題及專櫃的「丸屋花園」,每層花園開放各類社群自行舉辦活動,舉凡業餘社團、教學機構、非政府組織等,都能在這裡逐漸形成獨得文化與族群,顛覆百貨公司單純為銷售與消費關係,讓市民能在此自由活動,更多了觀看、參與、投入等有機互動,也讓在地社區與教育機構重新建立網絡。香港設計學院(HKDI)集合其中七個學科共同參與,多元討論設計方法,幫助老年人陳述他們的生命故事。這樣的案例與議題,對於本計畫關注樂齡照護議題的陽明大學、中山大學、臺灣大學、臺北醫學大學會是另種取經與借鏡。
計畫趕不上變化?那些我們一起跨域的事!
從HFCC各計畫簡報當中,我們摘要出三大面向:「進入社區」、「走出校園」、「連結土地」,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學校是如何打破制式行政規範、突破傳統學科疆界、培育人文素養與解決真實社會問題之能力;重新以各專業知識為背景,設計課程並連結實作場域,這其中的心得與心血,將一一說給你聽。
#進入社區 #整合自身組織架構
「作為20世紀的老師,如何面對21世紀的學生?」這是臺灣大學城鄉所張聖琳老師反覆思索的問題,也是「食養城市.人文農創」的成立宗旨:帶領教師群進入場域,透過真實面對議題與跨域訓練,從社會、經濟、文化多元扎根,為學生培養學科能力與實作經驗,以Social Product-ing的漸進歷程讓學生在其中不斷嘗試、突破挑戰。然而,聖琳老師也坦承在真實的社會關係中,有非常多的沮喪與糾結,不僅止於學生,老師在開課時也同樣面臨許多困難。因此,食養城市‧人文農創發展出行政機制作為輔佐,像是場域助理成為課程與社區之間的橋樑,以減輕計畫師生壓力,也長期維繫課程與社區的關係。「師生進入活的社區,能夠繼續活下去,並讓他們活得更好!」臺大臺文所蘇碩斌老師說道,進入社區非容易的事,但如何讓社區與學校都能達成共識、創造雙贏,需要長期資源與人力投注,正是Social Product-ing之精神所在。
臺灣大學_學生與紹興社區居民討論社會議題
中山大學作為計畫試辦學校,邊緣社區認同再造期望大學能藉由此計畫成為社區跨界與協力的重要角色。策略規劃上,將場域作為覺察課程之對象,鼓勵師生進入真實社區。藉由小組策展、拍攝紀錄片方式掌握基礎社區風貌與需求;並以「青銀共學」、「技藝傳承」兩大主軸進行實作課程的培養與訓練,也因先前的基礎積累,到目前為止已有參加大專院校競賽和學生創業團隊成形等亮眼成績,也繼續嘗試創新課程設計與模組,以因應師生對於課程的彈性要求。然而,中山社會系楊靜利老師同時也指出執行困難之處在於跨域課程、教師社群整合不易;學生修課自由度高,不一定按照層級設計而選修;計畫之課程、活動龐雜,連帶行政團隊負荷量日益吃重。這些反思對於其他執行學校也許都深表同感,在互相取暖之餘,我們是否能記取教訓、繼續嘗試;分享經驗,意圖砥礪?不只考驗著各位的智慧,也是作為先導型計畫的雙面刃,值得大家謹記在心,費思討論。
中山大學_於海軍技工舍舉辦「手作木船展」,呈現技藝傳承成果
#走出校園 #課程設計回歸人社精神
政治大學中文系曾守正老師一上台便引用艾略特(T. S. Eliot)名言:「傳統是過去的產品,同時也是現代的精神」作為開頭,希望透過「展覽敘事」、「人文媒體」,實踐主軸「人文實作」、「藝術涵養」。此外,轉注藝遊提出「泛層級」的課程規劃, 因應文史哲知識較難單一化分層級,並希望讓學生嘗試體知、跨界、整合的創新課程設計,讓人文知識能被多元彈性的應用。同樣以文學院為主體執行計畫,成功大學西格瑪學院在第一年計畫嘗試改建原先僅用於展示、參觀之歷史文物館,引進建築系專業團隊一同規劃,將位於光復校區、文學院建築中心體的文物館打造成小型展演、師生交流空間,也象徵略為保守的文學院不再拘泥僵固,從「人文大道」,走進「府城」。政大與成大皆致力於文史哲學底蘊深化,結合數位載具、科技應用,將知識轉譯為貼近現今社會之遊戲腳本與創作文本,以傳播力量持續為文學發聲。
陽明大學_「高齡認知增強II:人文創意構想與實作運用」期末成果發表,
邀請在地長者體驗活動,提出建議與反饋
陽明大學活躍高齡 Active senior mind由心智哲學所出發,希望藉由哲學思維培養、社會議題關注、實作課程訓練,從觀念翻轉、價值理解到社群養成,為醫學院學生注入人文關懷精神與問題解決能力。林映彤老師說明,藉由延續型課程設計,讓修課學生能經由各層級課程逐漸從知識獲取到實務操作;老師端也將陸續讓社區民眾參與講座,作為聆聽與分享的教學相長,也建立跨域共學的教師社群。同樣也懷抱著「希望讓醫療專業人員走出白色巨塔」理念,臺北醫學大學的計畫目標在於解決基層醫療資源缺乏狀況,蔡博方老師鼓勵學生「出了學校,進入社會」,藉由計畫搭建框架:專案式課程、黑客松、參與式預算的課程與活動設計,達成實作體驗與成果展現,也考量到學期間的課程延續性,讓學生能在學期間、假期間以不同密度及授課形式運用所學:利用管理專案思維法,拿掉既有框架、運用參與式預算,掌握小額資金調度方針。
#連結土地 #尊重多元主體性
東海大學林惠真老師曾說:「失去和土地連結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因此,東海大學生態農場主張「以人為本,學生為主體」,從土地發想,結合城市農園概念,積極嘗試課程與校內外機構合作。以實作體驗喚醒與土地之連結,並以生態農場作為社區食農教育發展基地,期望培養學生重視食安議題,具備農育、食育關懷精神。學生社團「綠領袖」則定期進行耕種、學習田間管理事務,利用線上線下銷售平台,串連食農教育宣導,讓社區居民能夠支持親自種植對土地友善食材的理念。秉持著「以舌尖認識在地」的臺東大學計畫團隊東大'avuwan灶咖的跨域創造,藉由「飲食」理解東臺灣多元文化之地方風土與族群獨特性,從原民文化認識到自力造屋經驗傳承,課堂與社區、部落間藉由實作課程形成更緊密相連的網絡,課程授受為經,實作體驗為緯,在這樣來回互動中,編織成多元文化的緊密網絡,逐漸擴散、蔓延。
臺東大學_灶空間的建置,原民傳統自力造屋技藝傳承與飲食文化欣賞
「畢拉密」--臺中人口中的「一廣」、「東協廣場」,長期以來籠罩著骯髒、陰暗、毒品、犯罪的負面印象,然而,這同時也反映出臺灣社會對移工、新移民的缺乏理解與認識。暨南國際大學憑藉著二十多年來深耕東南亞教研的經驗,期望藉由教育紮根與認識問題為導向,帶領學生走入場域,面對多元群眾,梳理複雜的族群認同關係、翻轉社區經濟、發展學生培力,以期社會正義實踐。「犁頭鏢」是先民因屏東群山樣貌近似耕種器具—犁頭而得名,然而,當工業化來臨,青壯人口逐漸移往大城市發展,將許多社會問題留在當地。像是居民人口老化、村落破舊、欠缺基礎能力協助技能等,都是燃眉之急。美和科技大學為了社會責任與教育義務,希望帶領學生進入當地解決問題,藉由課程進行志工培力與新移民培力,為社區注入新能量,也讓技職學生藉由體察與實作獲得反饋,增加學習動機及回饋鄉里之心。
以高雄大學鄰近的蚵仔寮漁村聚落文化地景的重塑為真實場景,作為知識力量、結合地方力量動同尋求地方活化的契機。從人社院與管院跨域合作,期望藉由了解在地自然資源、文化地景、海洋經濟,結合產業生活環境建置、知識傳承創新演化等路徑,重新詮釋地方生活與青年創新事業之可能。在同樣為大高雄地區之海洋教育奉獻心力的中山大學來看,第一期計畫專注於旗津文史踏查與舢舨船技藝復甦,日後在地區聯盟與跨域合作上還有許多交流的可能!
點石成金,跨域成果紀錄與傳播!
經由各校依序分享後,第二年期初座談會也逐漸到了尾聲,每校十二分鐘的濃縮簡報僅能簡略而快速地帶過計畫軸心與問題意識,然而,許多瑣碎而重要的經驗積累與參與者反饋只能靠著網路媒體將訊息及成果對外傳播。HFCC計畫推動辦公室設有官方網站、人文臺灣及十二道人情味等網路平台,提供正式文件及人文社會議題文章刊載;計畫執行學校也各自管理成果交流平台,供課程師生、一般民眾對於社會議題與高教創新等資料查閱。計畫協同主持人洪偉肯老師亦提到,網站平台技術性的問題可以考慮委外解決,「最重要的是內容」,如何在課堂中挖掘故事、找到亮點,並轉換成文字、圖片、影像至媒體平台露出、迴響,則是需要考驗計畫團隊的功力與智慧。
就像飛機航向天際的過程中,必須耐心經歷前半段的逐漸起步與滑行,然而,逐漸累積能量並趁著風勢來臨,收起落架、拉起機翼,飛機開始逐漸攀升,度過不穩定的亂流波動之後,便是更高闊的視野與平穩的旅程。「做計畫最重要的核心在於拉起機翼,以及如何一起度過不穩定的時期,這需要大家的齊心協力!」計畫主持人劉舜仁老師期望各校專注於各計畫主軸,逐漸累積知識與經驗,作為創新課程之嘗試,也是大學與區域共好的努力;並再次強調大家HFCC11+1的夥伴關係,共同成為彼此的精神支柱與學習對象。我們更希望能在未來計畫執行過程中,依序紀錄各校經驗,為跨域撰寫多元篇章!
活動時間/ 2017年2月16日
活動地點/ 東海大學
撰 文/ 鄭亦庭
編 輯/ 陳欣瑜
圖 片/ HFCC計畫團隊提供
簡報下載/ http://www.hfcc.org.tw/?p=6763